首页 > 精选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是什么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是什么,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31 18:08:20

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是什么】“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”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。这句词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典故,表达了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、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。

一、典故来源

该句化用了汉代名将李广与冯唐的故事:

- 李广:西汉时期著名将领,骁勇善战,但因命运多舛,始终未能封侯。

- 冯唐:汉文帝时期的谏议大夫,以直言敢谏著称。他曾劝谏文帝不要因为李广的出身而埋没其才能,认为“良将不择地而战,贤臣不择主而仕”。

在历史上,李广曾多次请求朝廷重用,但一直未得机会。直到汉武帝时期,冯唐奉命去赦免李广,但此时李广已年老,最终郁郁而终。

苏轼借用这一典故,是借古讽今,表达自己虽有抱负却不得重用的感慨,同时也寄托了对朝廷能像汉文帝一样重用人才的期望。

二、诗句解析

- “持节云中”:指拿着符节(象征皇权)前往边关,暗指希望被委以重任。

- “何日遣冯唐”:问什么时候能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样,重新启用自己。

整句的意思是:我手持符节,守在边关,什么时候才能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样,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呢?

三、总结与表格对比

项目 内容
出处 苏轼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
典故来源 李广与冯唐的故事(汉代)
李广 西汉名将,屡立战功却未封侯
冯唐 汉文帝时谏议大夫,敢于直谏
苏轼用意 表达对朝廷重用人才的期盼
诗句含义 借古讽今,抒发壮志难酬之感

四、结语

“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”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流露,也反映了古代士人普遍的怀才不遇之情。通过这个典故,我们不仅了解了历史人物的命运,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