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的会计分录怎么做】在企业日常财务处理中,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是一项重要的支出项目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,这是保障职工权益的重要措施之一。对于企业而言,正确进行住房公积金的会计核算,有助于规范财务管理、避免税务风险。
以下是关于“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的会计分录怎么做”的总结内容,便于财务人员快速理解和操作。
一、会计分录的基本原理
住房公积金的缴纳通常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,比例按照当地政策执行(一般为5%-12%)。企业在每月发放工资时,需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应缴部分,并按比例缴纳单位应缴部分。
因此,在会计处理上,主要涉及两个方面:
- 代扣职工个人应缴部分
- 企业自行缴纳的单位应缴部分
二、会计分录示例
以下是以某企业为例,假设员工月工资为8,000元,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12%,其中单位和个人各承担6%:
| 项目 | 金额(元) | 说明 |
| 工资总额 | 8,000 | 员工当月工资 |
| 个人应缴部分 | 480 | 8,000 × 6% |
| 单位应缴部分 | 480 | 8,000 × 6% |
1. 代扣职工个人部分:
借:应付职工薪酬 —— 工资
贷:其他应付款 —— 住房公积金(个人部分)
2. 缴纳单位部分:
借:管理费用 / 销售费用 / 生产成本(视部门而定)
贷:银行存款
3. 实际缴纳住房公积金时:
借:其他应付款 —— 住房公积金(单位+个人部分)
贷:银行存款
三、注意事项
1. 代扣代缴:企业需在发放工资时,从员工工资中代扣其应缴部分,并及时汇总后统一缴纳。
2. 科目设置:建议在“其他应付款”科目下设立“住房公积金”明细科目,便于管理和查询。
3. 政策差异:不同地区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可能不同,需以当地政策为准。
4. 凭证保存:每次缴纳住房公积金后,应保留好银行回单和缴款凭证,作为后续审计或税务检查的依据。
四、总结
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是企业的一项法定义务,正确的会计处理不仅能保证财务合规性,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专业形象。通过合理设置会计科目、准确记录分录,可以有效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。
| 项目 | 分录方向 | 科目名称 | 说明 |
| 代扣个人部分 | 借方 | 应付职工薪酬 | 从工资中扣除 |
| 贷方 | 其他应付款 —— 住房公积金 | 记录应缴个人部分 | |
| 缴纳单位部分 | 借方 | 管理费用 / 销售费用 | 计入相应费用科目 |
| 贷方 | 银行存款 | 从银行账户支付 | |
| 实际缴纳公积金 | 借方 | 其他应付款 —— 住房公积金 | 结转已计提的公积金 |
| 贷方 | 银行存款 | 完成实际支付 |
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地区的政策或特殊行业处理方式,建议咨询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或专业会计师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