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拨冗的意思】“拨冗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,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,表示“抽出时间”或“腾出空闲”。它多用于邀请、请求或表达感谢时,带有礼貌和尊重的意味。下面将从含义、用法、常见搭配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含义总结
“拨冗”是“拨出冗余时间”的简称,意思是“在繁忙中抽出一点时间”。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对方较为忙碌的情况下,表达对其时间的重视和感激。
- 词性:动词
- 语气:正式、礼貌
- 使用场景:书信、公文、邀请函、致辞等正式场合
二、常见用法与搭配
| 搭配方式 | 示例 | 说明 |
| 拨冗参加 | “敬请拨冗参加本次会议。” | 邀请他人参与活动,强调对方的时间宝贵 |
| 拨冗指导 | “烦请拨冗指导工作。” | 请求对方给予帮助或建议 |
| 拨冗回复 | “烦请拨冗回复邮件。” | 希望对方尽快回复信息 |
| 拨冗出席 | “诚邀您拨冗出席典礼。” | 正式邀请,体现尊重 |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适用对象:多用于对上级、长辈、客户或重要人物的称呼,避免用于平辈或关系较近的人。
2. 语气得体:需保持谦逊有礼,不可随意使用。
3. 避免滥用:不宜频繁使用,否则可能显得生硬或不自然。
4. 搭配规范:一般搭配“拨冗+动词”,如“拨冗参加”、“拨冗指导”等。
四、与相近词语的区别
| 词语 | 含义 | 用法对比 |
| 拨冗 | 抽出时间 | 多用于正式场合,强调对方时间宝贵 |
| 费心 | 花费心思 | 更侧重于精力投入,非时间概念 |
| 劳驾 | 劳烦对方 | 用于请求帮忙,语气更口语化 |
| 屈就 | 降低身份接受职位 | 多用于职位或职务的安排 |
五、总结
“拨冗”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汉语词汇,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间的尊重和对他人的礼貌。在现代商务、政务及社交场合中,合理使用“拨冗”可以提升沟通的专业性和礼仪感。但需要注意其使用范围和语气,避免误解或不得体的情况发生。
| 项目 | 内容 |
| 词义 | 抽出时间,表示对他人时间的尊重 |
| 用法 | 多用于正式场合,如邀请、请求、感谢等 |
| 搭配 | 拨冗参加、拨冗指导、拨冗回复等 |
| 注意事项 | 对象应为尊长或重要人物,语气要礼貌得体 |
| 与其他词区别 | 与“费心”“劳驾”等词有细微差别,需根据语境选择 |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礼仪用语或具体应用场景,可继续提问。


